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他们月薪是农民12倍,为什么活的像乞丐?
本頁主題: 他们月薪是农民12倍,为什么活的像乞丐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king3624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514
威望:362 點
金錢:1233 USD
貢獻:15636 點
註冊:2008-02-09

他们月薪是农民12倍,为什么活的像乞丐?

01

顺治四年,清廷定下绿营兵军饷:
有马战兵,每名按月给银二两。
无马战兵,每名按月给银一两五钱。
守兵,每名按月给银一两。
除了银两外,每名士兵还给米三斗。
此后成定制,这个军饷待遇到清朝灭亡都未变动过。

02

这待遇如何呢?
先看明面的帐。
骑兵接近一个九品官,年俸33两,平均每月2.8两左右。
这工资不低!
有比他更低的。
中国通史收录一份清朝的“劳动合同”,乾隆二十一年,河南唐河县的吕魁元给地主郑天禄打工,一年工钱2500文,按一两银1200文计算,这个农夫一年收入才2两银子。
骑兵收入是该农夫的12倍。
这工资低吗?
吕姓农夫年入2两,有没有比他收入更低的呢?
有的。。。
乾隆16年,有另一个记载,北京城的短工每天是工钱10文,表面看一月300文,还不错吧。
但短工不是每天都有活的,有的短工一月只有130文的收入。
一年下来不过1500文左右即1两2钱银子。
骑兵收入是这个短工的30倍。
谁敢说他工资低?


03


他们工资确实不高。
据顺治十六年户部侍郎林起龙的一份奏疏称:
除扣克外,一月之中用蔬菜所需,冬夏衣服所需,整修器械鞍辔所需,一人之身仅德存活,若有妻子父母,则艰难甚矣。
绿营兵的军饷除去扣克外,副食、衣服、器械占去了大半支出。
剩下的钱只能勉强够自己过活,养家是甚为艰难。
这就是清兵变匪的直接动力!
解释一下“扣克”,不是指军官恶意克扣士兵军饷,这是国家层面上的“合法克扣”。
“朋扣银”和“小建银”。
“朋扣银”是养马经费,从官兵的饷银中扣除一部分储存营中,用于购买马匹。副将以下,把总以上,每月扣二钱,马兵扣一钱,步兵扣五分,守兵扣三分。
购马剩余款项,年终报兵部核明后,送户部充饷。
“小建银”用于抵充有闰月年份的军饷。
因为农历里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,于是平时从官兵的饷银中扣除一部分,到闰月时再发还给官兵。
这样一来,即使一年十三个月,朝廷也只需支付十二个月的饷银。
扣去这一部分国家层面上的“扣克”,马兵实得银1.833两,步兵实得银1.4两,守兵实得银0.937两。
更为奇葩的是,士兵射击训练用的弹丸是要自己花钱买的!
所以士兵哪敢训练,多开几枪,这个月就得喝西北风去。
乾隆时期意识到问题了,于是废除了这项支出。
可没用,因为执行力的问题,形同虚设,这笔钱到头来还是士兵出。

04

除了国家层面上的克扣,还有来自各级将领的克扣,俗称“喝兵血”,这也是封建军队的惯有现象。
绿营各级将领盘剥士兵的方法千奇百怪,层出不穷。
到了乾隆年间,绿营队伍中已经充斥着市井无业游民,稍微有点谋生能力的都不会到绿营里当兵;
更有甚者,只是在营中挂名,然后去做各种小买卖谋生。
除了平时的饷银,外出执行任务或要打仗时会另外有一份津贴,例如押运饷银,抓捕盗贼,算外出公干,有一份0.03两的津贴;
绿营士兵有什么红白二事时会发几两银子的补助;
打仗时有战时补贴,例如开拔前会发一笔行装费;
战时绿营士兵的收入可达到5两银子,远超平时收入;
立下战功还会有战功奖励。
绿营士兵阵亡的抚恤金,以康熙十三年为例,马兵七十两银子,步兵五十两银子。

05

当然,绿营兵也有着所有封建军队都有的一个陋习——欠饷。
太平天国兴起,引发了清政府的财政问题,各地绿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欠饷。
除了四川一省能够全饷外,其余省财政好的只能一年发七八个月的饷银,差的只能发两三月。
到同治年间,各省欠饷短则三五年,长则七八年,金额均达数百万两。
即便到了光绪年间,太平天国已覆灭二十年之久,除了京师绿营能领全饷,各省绿营只能领到七八成。
太平天国时期,有人对绿营兵给出这样的评价:
名之为兵,实则市人,无纪律,无赏罚,见贼即走。
德军军官到李鸿章部队担任教官后直接说:淮军部队克扣军饷公然成风,从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一,看长官人品。战斗力极其差,2万欧洲部队就能打到紫禁城。



赞(57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6-30 10:11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06-29 22:25